当前位置: 首页学术活动资讯第四届“中国公共考古-荆楚论坛”专题报道
第四届“中国公共考古-荆楚论坛”专题报道
用心大众科普,推动公共分享——在第四届“中国公共考古-荆楚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
发布时间:2016-11-01    文章出处:考古汇    作者:王仁湘    点击率:
王仁湘先生在第四届“中国公共考古-荆楚论坛”开幕式上致辞
 
  感谢会议承办方,感谢天门我的父老乡亲和父母官,感谢各位远道来的与会者。放眼望去,满堂青春年少,激情加魅力,是会场最美的风景。谢谢大家!
 
  秋风先驱,细雨洒尘,天门大开,迎来八方贵客。我们来到天门,请记住天门独特符号:蒸菜,茶圣陆羽,侨乡,棉乡,石家河。
第四届“中国公共考古-荆楚论坛”在湖北天门开幕
 
  还有一层,大家不曾注意,天门出产考古人,也盛产考古报告。荆楚故事多,天门滋味美,各位这次天门之行,一定会大有收获。
 
  这次会议能在天门召开,事先我毫不知情,让我好生意外,我对方勤馆长说,跟做梦一样,你们大家虽然无感,但是你懂的。
 
  这个公共考古论坛连续办到第四届,一次好过一次。这是行内有志于公共考古事业的学者们的盛会,相信很快这盛会要变作我们考古人的狂欢节。我们很乐意看到各位与会者来天门展示丰硕成果,交流新鲜经验,抒发公共考古激情,温暖彼此胸怀。更让人高兴的是,许多媒体也派来精兵强将,这是我们最亲的同盟军,是我们扶摇九天的强壮翅膀,谢谢你们!今天到场的还有如此多的行内超级大腕,虽然头发并不很白,架子也没有,学问却已在巅峰,我没想到,天门人民一定也没想到,你们来这方良田播种,谢谢你们!
 
  这是一次盛会,看到走廊成果展示牌,觉得就像是一方方坚固的砖石,它们已经开始构筑起一条学术长城,我们可以想象出它未来的雄姿。
 
  折回N年前,你会想像得到公共考古队伍可以有这么庞大吗?何况我们还只是一部分代表。大家的心可以聚到一起,是公共考古活力的体现,也是它强大魅力的最好展示。
 
  我自退休之日起,宣称三休,休养、休闲、休息,不再写那些大众不大能读通顺的学术论文。由公众层面旁观考古行当,我又看到了许多过去不见的风景。也可以说是由考古行当加入公众行列,由更自由更宽阔的视野检视考古,又有了一些新的心得。
海昏侯墓孔子像屏风
 
 
南藩海昏侯
 
  比如自费去海昏侯墓发掘现场,确认孔子像屏风即铜镜,确认南海海昏侯为南藩海昏侯,以外行以民科角色关注汉代考古,自得其乐,也乐了大众,一个新论的公布两天内点击上百万次,也有的登上报纸头版独条。在展厅里听到背后有观众交流我刚发表不久的见解,大家想想我是什么感觉,是一种前所没有的成就感。
 
  三休考古,今年居然进入闲散研究高峰,也可以废寝忘食,自觉生机甚至超出在岗之时,信心满满。所做的最多的事情,还是考古科普,写微博,做微信公号,设计文创产品,都是为了普及。
 
  我看公共考古,觉得一个重要目标,是在大众科普中实现公共分享。普及的作用之一就是分享,可以看作公共考古的初级程序,初级并不低级。科普是公共考古的重要一环,不能简直说公共考古不是科普,可以说不仅是科普。
 
  其实当下我们所设计和实施的活动,更多还是表现出科普的特性。我们的科普并不是做多了,做足了,如果不屑于科普,轻视科普,我们的公共考古又从何谈起。
 
  的确,由于平面、立体和新媒体全方位的科普,取得的成效是非常明显的。我有一位在天门工作的医生同学,几十年不见,人家大谈考古学文化,而且是头头是道,听了觉着既高兴又惭愧,人家如此了解考古学进展,我对医学却羞于开口谈论,实在是不懂呀。公共考古成果,有目共睹。
 
  普及是分享的基本层面,也是基础层面,基础牢固了,上面的建筑才能有信心做好做美。不必争辩是公共还是公众哪个词更适合于我们,可以并存,可以有所侧重。公共考古,弥合分歧,合力向前。
 
  我的理解,公众的含义倾向个体意义,公共则表示社会属性,公众可以纳入公共范畴。不必同我争议,这样理解也许可以更好地统一我们的步调。
石家河文化玉双面神像、玉神面像
 
  考古是神奇的,考古教人看懂有形有色有声有味的历史,教人由从前理解当下,前瞻未来。前两天我在此地揭示了石家河人创造的双面神像,前看后看,左看右看,正看反看,喜看怒看,好伟大的神。突然想到,这考古是一门双面学问,是一门大学问。
 
  当然,考古学也是时代高尚的奢侈品,我们有义务让公众来共享这一份奢侈。你若是安于独享那穿越时空的乐趣,不觉得是过于自私的一念之差吗?
 
  我们必须让考古学价值更大化,将公共考古由附加由尾巴,变为常规考古工作的组成部分。我们正在改变中国考古学的面貌,不只是增光添彩,而且要建设新架构,提升新高度,扩展广度,推进深度。
 
  大家辛苦的付出,是替代学科反哺社会,也是对学科发展的一份奉献。公共考古要自娱自乐,有本行当的狂欢,但绝不仅仅自娱自乐。自娱自乐除了有相互启发激励作用,也是内部彼此普及,将隔行的大山削平一些。公共考古的设计要面向不同层面的公众,面向关联学科。公共考古其实在致力建立学科新程序,学科新秩序,学者新责任,学术新标准。
 
  呼吁考古研究机构主管领导重视、支持公共考古,至少不当旁观者,更不要当阻力。
 
  今天到会的有不少主管领导,似乎我们的担心是多余的,领导转变了观念,带头冲锋陷阵,希望就在前方。
 
  一门原本最接地气天力的学问,却不能焕发出生气,我们要担责。公共考古是学科的基本担当之一,不是可有可无的摆设。对于公众,强调参与和理解;对于社会,强调共享共用。关于公共考古,最近有许多讨论。我们现在有一线二线两条战线,一线在田野,二线在书房。
 
  一线考古人可以做的,应当是即时展示新发现,开放发掘现场,开放整理工坊。还应当建立发掘整理志愿者人才库,部分取代临时民工。
 
  二线考古侧重研究,研究成果要及时加工转化,加调五味,烹出一道道美味大餐奉献社会。
 
  不必急于探讨理论,也不必全都照搬外来经验,应当实践先行。有了大方向,先走起来,边走边架桥平路。
 
  老资格学者将时空里的边边角角,用才智里的那些筋头巴脑,贡献也许就够了。让公众懂你,不会很难,也不会不值得呀。也寄望青年学者,学有专攻,只有自己通了懂了,你才能更好地反哺社会,服务大众。
 
  我们要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公众在提升,我们更不能止步。要学习消化前人成果,也要寻找合适的切入点钻研一些问题。现炒现卖,也得讲究高质量,才会有更好的销路。
 
  科普是公共考古的中心重心,是基础,不可忽略忽视忽悠,相反要加力加紧加倍去做。没有科普,公共公众考古无从谈起。正在进行的大量工作与活动,也都具有科普性质。科普不是点缀,是科研的深化与必须。学术成果如果不能顺畅向公众公共方向转化,那是一种极大的浪费。
 
  考古和公共考古,细数起来它包罗万象,可我们却无法万象包罗,不可以包打天下。例如文化遗产保护,谁包谁好呢?又如博物馆,考古也不能取代它。我们做好考古范围内的事,那就是尽责了。
 
  我们今天的考古充满活力,这是公共考古的大贡献,里面有在座各位的智慧与激情。年轻人,前程似锦,似锦前程并不是伸手可得,而要开动大脑,不断创新,让我们的公共考古稳扎稳打,打出一个大营盘。
 
  感谢大家为公共考古做出的努力,让我们继续努力。
 
  谢谢大家!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地址:北京王府井大街27号(100710) E-mail:kaogu@cass.org.cn
备案号:京ICP备05027606

您是第
AmazingCounters.com
位访问者

 
第四届“中国公共考古-荆楚论坛”专题报道

用心大众科普,推动公共分享——在第四届“中国公共考古-荆楚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

发布时间: 2016-11-01

王仁湘先生在第四届“中国公共考古-荆楚论坛”开幕式上致辞
 
  感谢会议承办方,感谢天门我的父老乡亲和父母官,感谢各位远道来的与会者。放眼望去,满堂青春年少,激情加魅力,是会场最美的风景。谢谢大家!
 
  秋风先驱,细雨洒尘,天门大开,迎来八方贵客。我们来到天门,请记住天门独特符号:蒸菜,茶圣陆羽,侨乡,棉乡,石家河。
第四届“中国公共考古-荆楚论坛”在湖北天门开幕
 
  还有一层,大家不曾注意,天门出产考古人,也盛产考古报告。荆楚故事多,天门滋味美,各位这次天门之行,一定会大有收获。
 
  这次会议能在天门召开,事先我毫不知情,让我好生意外,我对方勤馆长说,跟做梦一样,你们大家虽然无感,但是你懂的。
 
  这个公共考古论坛连续办到第四届,一次好过一次。这是行内有志于公共考古事业的学者们的盛会,相信很快这盛会要变作我们考古人的狂欢节。我们很乐意看到各位与会者来天门展示丰硕成果,交流新鲜经验,抒发公共考古激情,温暖彼此胸怀。更让人高兴的是,许多媒体也派来精兵强将,这是我们最亲的同盟军,是我们扶摇九天的强壮翅膀,谢谢你们!今天到场的还有如此多的行内超级大腕,虽然头发并不很白,架子也没有,学问却已在巅峰,我没想到,天门人民一定也没想到,你们来这方良田播种,谢谢你们!
 
  这是一次盛会,看到走廊成果展示牌,觉得就像是一方方坚固的砖石,它们已经开始构筑起一条学术长城,我们可以想象出它未来的雄姿。
 
  折回N年前,你会想像得到公共考古队伍可以有这么庞大吗?何况我们还只是一部分代表。大家的心可以聚到一起,是公共考古活力的体现,也是它强大魅力的最好展示。
 
  我自退休之日起,宣称三休,休养、休闲、休息,不再写那些大众不大能读通顺的学术论文。由公众层面旁观考古行当,我又看到了许多过去不见的风景。也可以说是由考古行当加入公众行列,由更自由更宽阔的视野检视考古,又有了一些新的心得。
海昏侯墓孔子像屏风
 
 
南藩海昏侯
 
  比如自费去海昏侯墓发掘现场,确认孔子像屏风即铜镜,确认南海海昏侯为南藩海昏侯,以外行以民科角色关注汉代考古,自得其乐,也乐了大众,一个新论的公布两天内点击上百万次,也有的登上报纸头版独条。在展厅里听到背后有观众交流我刚发表不久的见解,大家想想我是什么感觉,是一种前所没有的成就感。
 
  三休考古,今年居然进入闲散研究高峰,也可以废寝忘食,自觉生机甚至超出在岗之时,信心满满。所做的最多的事情,还是考古科普,写微博,做微信公号,设计文创产品,都是为了普及。
 
  我看公共考古,觉得一个重要目标,是在大众科普中实现公共分享。普及的作用之一就是分享,可以看作公共考古的初级程序,初级并不低级。科普是公共考古的重要一环,不能简直说公共考古不是科普,可以说不仅是科普。
 
  其实当下我们所设计和实施的活动,更多还是表现出科普的特性。我们的科普并不是做多了,做足了,如果不屑于科普,轻视科普,我们的公共考古又从何谈起。
 
  的确,由于平面、立体和新媒体全方位的科普,取得的成效是非常明显的。我有一位在天门工作的医生同学,几十年不见,人家大谈考古学文化,而且是头头是道,听了觉着既高兴又惭愧,人家如此了解考古学进展,我对医学却羞于开口谈论,实在是不懂呀。公共考古成果,有目共睹。
 
  普及是分享的基本层面,也是基础层面,基础牢固了,上面的建筑才能有信心做好做美。不必争辩是公共还是公众哪个词更适合于我们,可以并存,可以有所侧重。公共考古,弥合分歧,合力向前。
 
  我的理解,公众的含义倾向个体意义,公共则表示社会属性,公众可以纳入公共范畴。不必同我争议,这样理解也许可以更好地统一我们的步调。
石家河文化玉双面神像、玉神面像
 
  考古是神奇的,考古教人看懂有形有色有声有味的历史,教人由从前理解当下,前瞻未来。前两天我在此地揭示了石家河人创造的双面神像,前看后看,左看右看,正看反看,喜看怒看,好伟大的神。突然想到,这考古是一门双面学问,是一门大学问。
 
  当然,考古学也是时代高尚的奢侈品,我们有义务让公众来共享这一份奢侈。你若是安于独享那穿越时空的乐趣,不觉得是过于自私的一念之差吗?
 
  我们必须让考古学价值更大化,将公共考古由附加由尾巴,变为常规考古工作的组成部分。我们正在改变中国考古学的面貌,不只是增光添彩,而且要建设新架构,提升新高度,扩展广度,推进深度。
 
  大家辛苦的付出,是替代学科反哺社会,也是对学科发展的一份奉献。公共考古要自娱自乐,有本行当的狂欢,但绝不仅仅自娱自乐。自娱自乐除了有相互启发激励作用,也是内部彼此普及,将隔行的大山削平一些。公共考古的设计要面向不同层面的公众,面向关联学科。公共考古其实在致力建立学科新程序,学科新秩序,学者新责任,学术新标准。
 
  呼吁考古研究机构主管领导重视、支持公共考古,至少不当旁观者,更不要当阻力。
 
  今天到会的有不少主管领导,似乎我们的担心是多余的,领导转变了观念,带头冲锋陷阵,希望就在前方。
 
  一门原本最接地气天力的学问,却不能焕发出生气,我们要担责。公共考古是学科的基本担当之一,不是可有可无的摆设。对于公众,强调参与和理解;对于社会,强调共享共用。关于公共考古,最近有许多讨论。我们现在有一线二线两条战线,一线在田野,二线在书房。
 
  一线考古人可以做的,应当是即时展示新发现,开放发掘现场,开放整理工坊。还应当建立发掘整理志愿者人才库,部分取代临时民工。
 
  二线考古侧重研究,研究成果要及时加工转化,加调五味,烹出一道道美味大餐奉献社会。
 
  不必急于探讨理论,也不必全都照搬外来经验,应当实践先行。有了大方向,先走起来,边走边架桥平路。
 
  老资格学者将时空里的边边角角,用才智里的那些筋头巴脑,贡献也许就够了。让公众懂你,不会很难,也不会不值得呀。也寄望青年学者,学有专攻,只有自己通了懂了,你才能更好地反哺社会,服务大众。
 
  我们要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公众在提升,我们更不能止步。要学习消化前人成果,也要寻找合适的切入点钻研一些问题。现炒现卖,也得讲究高质量,才会有更好的销路。
 
  科普是公共考古的中心重心,是基础,不可忽略忽视忽悠,相反要加力加紧加倍去做。没有科普,公共公众考古无从谈起。正在进行的大量工作与活动,也都具有科普性质。科普不是点缀,是科研的深化与必须。学术成果如果不能顺畅向公众公共方向转化,那是一种极大的浪费。
 
  考古和公共考古,细数起来它包罗万象,可我们却无法万象包罗,不可以包打天下。例如文化遗产保护,谁包谁好呢?又如博物馆,考古也不能取代它。我们做好考古范围内的事,那就是尽责了。
 
  我们今天的考古充满活力,这是公共考古的大贡献,里面有在座各位的智慧与激情。年轻人,前程似锦,似锦前程并不是伸手可得,而要开动大脑,不断创新,让我们的公共考古稳扎稳打,打出一个大营盘。
 
  感谢大家为公共考古做出的努力,让我们继续努力。
 
  谢谢大家!
 

作者:王仁湘

文章出处:考古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