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学术活动资讯第四届“中国公共考古-荆楚论坛”专题报道
第四届“中国公共考古-荆楚论坛”专题报道
王仁湘:小文物背后的大历史
发布时间:2017-02-07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    作者:王仁湘    点击率:
  从小文物中是可以读到大历史的,小文物背后是有大历史的。认识小文物就能读到大历史,这有点说大话了,我先说几个和吃有关系的小事。
 
  先说羊肉吧,羊肉很好吃,做羊肉羹很好吃,做羊肉汤更好吃。南方人也吃羊肉。楚国美味有用火锅烧羊崽的。屈原的《招魂》里就开列了那么多美食,有炖牛蹄筋、烤全羊还有醋溜天鹅、红烧野鸭等等。这些东西我们在天门有一部分能吃到,有一部分是野味不能吃的。关于羊肉的诱惑力我举两个例子,有一个是跟郑国有关的。郑国和宋国打仗的前一天,宋国主帅杀羊熬汤给将士们吃,驾车的马夫没有吃上,于是就记恨在心,打仗的时候他就用车载着主帅直接冲进敌阵去了。喝羊肉汤主帅说了算,打仗的胜败马夫说了算。这一仗就因为一碗羊肉汤就坏事了。喝羊肉汤的事甚至还有关灭国,战国时中山国的国君宴请士大夫,有一个人叫司马子期,他没有吃上羊肉羹就很不高兴,于是跑到楚国,让楚国派兵把中山国给灭了。一碗羊肉羹很小的一件事,惹了这么大的事,所以这个中山的国君出逃的时候非常感慨,他说:哎呀,一碗羊肉汤就能灭了国!这两个小故事我在一本书中写过,后来还被编到《中华活页文选》。故事说明小事可以酿成大事。那么小物件也是这样。我今天要说的是鼎和甑,还有刚才刘斌说到的钺,我检查了一下,有些内容他帮我说了。还有一个璧他也说了,我也简单一点说。然后就是带钩。
 
  第一部分:鼎
 
  文明时代之初,一些常用的饮食器具被赋予了特别的意义,有的甚至成为权力和地位的象征,或者成为国家政权的标志。
 
  鼎,一种三足器,可以炊可以食,在史前时代用了几千年,是非常平常的饮食器具。可是到了文明时代早期,一般的平民已经无权用鼎,陶鼎也不行,用鼎成了贵族阶层的特权,他们以地位高低决定用鼎数目的多少。
 
  青铜时代鼎已是青铜铸就的重器,最高级别的贵族—王,要用九鼎祭祀、宾客、宴享和随葬,所以“九鼎”就成了国家政权的象征,“问鼎”、“定鼎”这样的词成了最高军事、政治行动的代名词。
 
  鼎是考古中很常见的器物。鼎是一种常见的器物,从新石器时代的陶鼎到商代的铜鼎,最后上升到政治的高度,不仅仅是吃饭的事了。大家都知道九鼎,这实际是一种概念。传说中的九鼎其实没有铸成。后来受“九鼎”这个观念的指引也铸造了九鼎,所以我们在考古工作中,在一些墓葬中也发现了九鼎,但是它和传说中的九鼎不是一回事。这个九鼎的传说大家都知道,我也就简略了。后来秦始皇相中了九鼎,而且确实有这样一个平台准备放置九鼎,运送过程中,到了山东那儿有一个鼎居然掉到泗水里找不到了,然后其他八个入秦了。
 
  说九鼎还要说到楚庄王,楚庄王问过鼎。楚庄王是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他当了王之后三年就吃喝玩乐,大臣们就说:你这样下去不行啊,应该振作起来。他就说:三年不鸣,一鸣惊人。有一次楚庄王带兵到洛阳旁边平定叛乱,高兴得过了头,就问周王派来慰问他的王孙满:这个九鼎到底有多重啊?就是在问鼎的轻重。因为鼎的含义重大,所以问鼎是大事,史书上都有记载。
 
  发现泗水捞鼎的汉画,这个事可能是真的,其他的都是传说不一定是真的。夏代发现的鼎很少。到底有没有“神鼎”?九鼎到底什么时候铸成的?现在考古没有证实。九鼎我们在过去的文献中可以看到。西周的礼制许多先生都有研究,我就不多说了。反正九鼎都是盛肉食的,有太牢、少牢之分,最高等级的是有牛肉。一个简单常见的吃饭东西,最后变成了神圣、神秘的东西。想一想为什么这么高的观念就出来了?鼎在商周时一般人都不能用,在墓葬中有一定的等级,不到级别,用陶鼎也不行。所以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事情,一个生活饮食用器可以上升到政治的高度。
 
  再说“钟鸣鼎食”。汉代人对鼎没那种认识了,也不常用了,但是有这种观点,就是一个男子如果不能封侯鼎食,就很没有面子,所以我举了这个例子。汉武帝时期的主父偃,从小就抱定“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则五鼎烹”的志向,说是如果不能享受这个待遇,就会生活的很惨。
 
  鼎的变化,最早应该是这样的,到中原仰韶时期也是这么一点儿,三足很小,很难说叫鼎。最早的是带支座的釜,河姆渡时期也有。早期鼎的出现和这样的支座是不是有关系?腿和釜是分开的,后来觉得用起来挺麻烦的,干脆把腿都接上去,这样鼎就出现了,就算是一种推论吧。
 
  带三足的釜,我国很多地方都有,有的是铁三角,有的是用三块石头支着就可以用。我知道十多年前发掘贵州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就出现过这样的器物。我去越南的一个民族博物馆,他们收的民族材料里也有这样制作的器物。这个东西出现的很早,但是一直延续到现在,七八千年的时间。
 
  在鼎出现之前,三足器在史前有很多,也有很多样式,有炊器、有食器还有酒器,酒器中后来有很多三足的,应该是受鼎的影响做出来的。新石器时代出土有陶鼎、铜鼎、方鼎,有像司母戊鼎这样仪式上用的鼎。东周时期淅川下寺楚墓出土过九鼎。类似鼎的器具还有很多,像温鼎就类似现代的火锅。到了战国经常说“钟鸣鼎食”,是一种社会追求,影响到人们的行为。 

淅川下寺楚墓出土的鼎


西周温鼎
 
  发端于史前饮食生活的鼎,三代时虽依然作为饮食器使用,不过贵族们已经从中抽象出一种至尊的概念,这概念深刻影响着商周时代的饮食生活和政治秩序,它在秦汉时代还在继续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鼎食”仍被作为高贵地位的同义词。
 
  第二部分:甑
 
  现在我们说甑,甑和蒸技的关系。屈家岭文化和石家河文化中出土了大量的甑,说明这个传统是可以追溯到四千到五千年。当然最早的甑是史前的杭州人发明的,在跨湖桥遗址发现了比较简单的甑,其实就是一个釜,底下穿了几个洞就是甑。中原所知道的最早的甑,是河南贾湖遗址出土的,应该有七千年左右的历史。
 
  出土甑数量比较多,使用甑比较多的地方,都和稻作农业有关系。中原地区史前也有水稻种植,只是没有南方那么普遍。所以像仰韶文化也有甑。当然甑不一定全是用来蒸大米的,但是这个传统最早兴起来应该和水稻有关系。屈家岭文化出土有甑、龙山文化出土有甑,还有就是甗(甑和鬲的连体),可能是觉着分着做不方便就连起来了,所以就有了这么一个器形。杭州跨湖桥遗址也出土有甑。

陶甑 屈家岭文化
 
  到了后来文献中对甑的记载,戳几个孔都有说法。史前水稻种植区和甑的分布范围大体上是重合的,水稻的分布区稍微大一点。

史前稻作遗存与甑、甗的分布示意图
 
  我特别要说明的是,甑本来是蒸大小米饭吃的,后来我们蒸馒头,而馒头的原料不是我们本土最早出现的,馒头的原料是小麦,是四千多到四千五百年的时候引进过来的。大概最早吃麦子和吃大米一样,我们是直接把它拿来煮粥蒸饭吃,可能现在很多人没吃过,麦子的口感不好,它有一层皮,所以不好吃。但是直到汉代做军粮也是拿这个吃,当然已经不是整粒的吃,是把它磨破了吃。比较讲究的就是磨成面粉,磨成面粉可以做面条,应该说还是比较省事的。但是我们有用甑来蒸馒头的,开始时是死面馒头,后来有了发酵技术,就做出来真正的馒头。这个馒头有一些说法,像诸葛亮发明了馒头等,这些都不可信。前不久我还写了一篇微型的关于馒头的文章,在很多地方馒头和包子是分不清的。我们天门这个地方,我记得小时候经常把馒头说成包子,吃包子实际是吃馒头,它是混用的,传统如此。在宋代的时候包子和馒头就可以混着说。
 
  甑的作用,其实把蒸汽用在生活中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发明。蒸汽机的发明只用在工业上,而且很快要退出历史舞台,而把蒸汽用在饮食生活上是不同的,西方传统上是没有的,厨师都不觉得这蒸汽东西还能做饭。我觉得这是值得好好回味的一件事。我刚才没给大家看这幅图,其实这个汉画上的就是甑,这个和我们现代木头甑相似,现在还有个“水蒸米饭”,就是底下放水用木甑蒸米饭,不是像我们现在用的电饭煲。人家这是先用水煮米,煮个半熟的时候捞起来放在甑上蒸成的米饭。到了汉代我觉得就有蒸笼了,河南出土的一汉画像石上就有,下面接灶,上面就有蒸笼,这是见到最早的蒸笼图像。到后来就经常见到这种一格一格的蒸笼。在河南发现的宋代砖雕上,一个人揭开盖在看东西有没有蒸好,很生动。在襄阳宋墓壁画上发现的几个人在做包子,有人在包包子、有人用蒸笼蒸包子,我前不久才看到的这个图像,其实这个发现也才几年,案板上放的就是包子。包子在一些画像上画的非常好,包子上面都有褶儿。在山西的一个壁画就更形象了,这个蒸笼真大,人都爬到灶台上面去了,蒸的也是包子,下面案板上放的也是包子。这样的蒸笼发现了好多例。元代壁画上发现的甑应该是蒸饭的。这次你们没有机会见到这个天下第一笼,我见过两次,应该是可以入吉尼斯纪录的。天门的民谣中说:一吃二三碗,飘香四五家。花样六七个,八九十人夸。用了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编了这么四句挺有意思的,说的就是蒸菜。

东汉砖画-用甑蒸食,距今1900年


 山西屯留宋村金墓壁画上的蒸笼
 
  蒸汽的运用,甑的发明,也许我们考古人没当回事,我觉得需要重新来认识,我曾经听方勤馆长说,古代曾国有人考证过,共有两三个曾国,为什么叫曾国呢?曾就是现在姓曾的曾,从象形字来看,曾下面没有日,上面的两点就是冒出的蒸汽。甑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名字,人家就是根据这个来取名的,很有意思。
 
  大家想一想从麦作的引进到我们现在吃的可口东西,其实是一个中西结合,它把西方的麦子加上我们本土的蒸技创造出一个新的食品。有人可能觉得没有那么多的意思,但我特别看重这个甑。现在咸菜、馒头和稀饭是最常见的早餐组合。从饮食上说,同样的面粉,西方人烤着吃,我们蒸着吃,产品技术不一样,所以产品不一样,是中西饮食传统的一个重要区别。
 
  蒸饼-馒头,蒸成的面食,是8000年蒸法在面食上的成功运用。
 
  面包,烤成的面食,是古老烤法制作的最成功的面食。
 
  我们用甑将麦面蒸成了馒头包子,而西人却把它放进炉子烤成了面包蛋糕,这就是中西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区别。
 
  是不同的主流烹饪技术,决定了麦食传统发展的方向。
 
  第三部分:钺
 
  古代早期玉器分两大类,装饰品与器具,后来这两类玉器中又分化出礼器,装饰品与器具都见到演化为礼器的例子。史前最具代表性的玉礼器璧、琮、钺,便都是起源于实用的工具与饰品。
 
  璧、琮、钺的意义,分别与天、地、人相关联,即是祈天、祷地、治人。我在这里重点说道的是具有玉兵内涵的钺,它的意义可能高于璧、琮,值得引起研究者注意。
 
  礼器是权力的影子,人类社会在需要建立崇高权威的时候,很自然地造出了权力的象征物。权力,是一种无形的威慑。绝对的权力,至高的权力,常常又要借助有形的物件来做象征,做标志。认定与改装现成的物件,权力符号的确立非常自然,也很容易得到认可。
 
  这个权力的标志,最初或者是一个特别享有的图形,或者是一类贵重的华丽饰物,或者就是一柄特别装饰的工具斧子。
 
  钺由斧来,斧最早是砍木头的,是平常所用之物。一把石斧,当时每个小家庭都应该有几把。可能有的精致一点,有的毛糙一点,这是很常见的。但是为什么后来就越做越精致了呢?后来还一下子就变成更高级的东西了。我们孟华平所长讲的石家河文化的瓮棺葬上画着一个人,这个人举着一把斧子,那就是钺,是他的权杖,这个人应是一方的首领。在一个寨子里面总有一两个人砍木头砍得特别好,是特别有力量的壮士,拿着一把斧子,技术也不错,大家就会信任他、拥护他,把他选出来当头目。大家都认这个斧子,一种概念就出来了,后来就神秘化了,上升到政治的高度。

湖北天门石家河遗址陶器上刻画的杖戉人像,彰显了戉之威严
 
  仰韶时期比较有名的鹳鱼石斧图彩陶,一只水禽叼着一条鱼,我们解释成两个部落的胜负也不是不可以。右边这把斧子,应该是有象征意义的。不是一般砍木头的,砍木头的斧子不会装饰得如此精致。这是仰韶文化时期的,那么良渚时期的就不用说了,这样的器物很多。刚才刘斌所长说武王伐纣就是用玉钺砍纣王的。值得注意的是山东滕州前掌大的玉钺,这个东西就不大,肯定是象征性的东西,埋葬到墓里去,一定是按照当时的观念做出来的。玉钺的形象也体现在大汶口文化的大陶缸上。在良渚文化的陶罐上有一排图案,有表方向的八角形,还有斧子,应该是有一个完整的意思在里面,只是不能确定它说的是什么,但上面有一柄钺是没有疑问的。石家河文化刻画的,我觉得应该是一个王的形象,不仅仅是这个斧子,大家看他头上的漩涡装饰,这个漩涡我们在石家河的玉器和其他彩陶上经常见到,彩陶上经常画着这个东西,所以一定要记住这个漩涡。我发现彩陶上的漩涡是由颜色之间空出的陶器本色看出的漩涡,这个非常重要。

在大汶口文化的陶缸上,发现刻有戉的图像
 
  在孔子的时代已经说不清“钺”和“王”是怎么回事了,都是很主观的推想,说三横代表天地人,而一竖连起来就是“王”,是这么一个凭想象得出的认识。古文字学家考证的结果是,“王”其实就是“钺”字后来的变形。其实甲骨文中和钺有关的字还有这么一些,“钺”不用说,“王”不用说,其实钺刃的不同方向就代表不同的字,要说有意思的是这个“辛”字,“辛”其实是一把钺,上面那一点应该算是一个砍下的人头,和它相关的就是“辟”和“璧”字。“辟”左边是一个人,右边是一把斧子,下面吊着一个人头,是这把斧子砍下来的,大辟之刑指的就是砍头。有些出土的钺并不是很规则的钺,比较特别的是红山的玉钺,这个钺可以叫别的名字“戚”,金沙遗址也有这样的发现,商代还有这样的铁刃铜钺,都是比较早的发现。

红山文化玉钺(牛河梁)
 
  这里引用林沄先生在《说王》一文,他在结尾特别提到“古代国家形成的历史,一部分也许就隐藏在新石器时代玉斧的背后,现在也许已经到了我们绕道玉钺背后看历史的时刻了。”这句话说的很好。
 
  第四部分:璧和琮
 
  关于“璧”,我在《文物》杂志上发表过相关文章,可能很多学者没有注意到,作为玉器的“璧”和“辟”的关系。璧是王权的象征,是天的象征。良渚有很多的墓既埋葬钺又埋葬璧,出土的玉器非常多。有的墓出土钺多一些,有的出土璧多一些,大部分在同一个墓都能见到。璧这么一件平常的东西,到后来竟有了很高的观念认识。
 
  我说一个故事,这个故事跟管子有关。管子有一个阴谋,这个阴谋和璧有关系。他为了提高齐国的地位和影响力,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去见了周王。这其实是齐桓公给他出的一个难题,齐桓公说:我想去见周天子但我连礼物都没有,你给我想想办法。管子想的办法就是在临淄城里租了一个院子,建起了一个大作坊,这个作坊专门做石璧,制作期间严格管理,不许走漏消息。做出来很多的璧,这些璧标有价钱。准备好了他就去见周天子说:我们国君想来朝贺您,也希望别的诸侯和我们一起来,但是我觉得应该带两样东西,彤弓和石璧是最好的礼物。如果他们不带这些东西,您就不让他们进庙堂行礼。这样周王号令一出来,列国就着急了,哪能在这么短时间去造出这么多石璧来呢。管子说:我们那儿有的是,用你们的珠宝、粮食和布匹来换吧。就这样,各国都风风火火的去齐国把石璧换来献给周天子。这个收获是很大的,齐国得到的财物可以免除八年的赋税。这件事叫“石璧谋”,因为他是在阴里实现的“石璧谋”,可以叫“阴谋”。“阴谋”这个词不一定是对着“阳谋”的,可能和这件事有些关系吧。

 西周玉璧 山西曲沃晋侯墓地出土
 
  我们接着说璧和琮,我的观点是:“辟”,开辟的辟,从文献上看应该是王的代称,因为有生杀大权所以可以称王。汉代人解释“辟”都是天子的意思。在很多文献上说到“辟”就是王,是天子还不是一般的王,很多文献都可以读到。“辟”就是王,就是君。为了加深印象,讲一个小故事来自汉代贾谊的《新书》,贾谊被发配到长沙,后来死在长沙。贾谊讲了一个故事,卫国的国君来见周天子。周行人(相当于办公室主任)问他的名号,他说:我是卫侯辟疆。周行人听了很不高兴,对卫侯说:像启疆、辟疆,这都是天子之号,一个诸侯是用不得的。卫侯只好更改了自己的名字,天子才接受了他的朝见。所以“辟”用起来是很严格的。

楚玉璧  战国时期湖北江陵望山2号墓出土
 
  我说这些是想说明天子和“辟”,还有“璧”是有关系的,甚至是名号。“享天子以璧”,璧是献给天子的,璧可能因此就有了天子的名号。“辟”下面加上玉就是“璧”。不是先有“辟”而是先有“璧”,因为用“璧”才有“辟”这个字,两者是有关系的。
 
  再说“琮”,琮可能是“后”。琮是阴性的,璧是阳性的。宗后是管理琮的,琮是不是因为宗后(就是后)而得名呢?还是宗后因为和琮有关系而得名呢?总之,这两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
 
  琮和璧还可以再举一些例子。比如说辟雍,辟雍建筑形式是底下挖一个璧的形状灌上水,中心建一个学校,帝王也在其中活动。辟雍就是璧的形状,也可以反向思考。
 
  再简单说一下璧和琮的产生和来源,我个人认为它们最早的时候可能和环有关系。环如果平面扩展拉开就是一个璧,如果一个璧往高处伸展就是琮。说璧的变化可能好理解一点,说琮的变化可能牵强一点,但是有可能。这样的说法有一个证据,最早的璧就是戴着当环用的。山西芮城清凉寺有这样一些发现,石峁好像也有一些发现。这就和我前面的观点相呼应,平常之物可以神圣,可以上升到很高的层次来考虑、来认知。后来璧成为了不得的东西,让很多人垂涎三尺,可以拿十五座城来换一块璧,这些故事大家都知道。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和氏璧和楚国有些关系,完璧归赵就是从楚国引申出来的事情。和氏璧有很曲折的故事,后来成为传国玉玺。当然我们可能不相信,一块璧怎么做出玺呢?但是司马迁《史记》也是这么写的。那玺有多大呢?我们不知道,应该不会太小,但璧做一个玺还是有的。
 
  说到璧最后还有一个故事,鸿门宴上出现过璧,说的是刘邦赴鸿门宴的时候,他知道事情会很难预测,所以项庄舞剑的时候他就说出去找卫生间,趁机溜了。溜之前怕人追,就留了四件玉器给张良,让他代交。四件玉器,两件白玉杯给范增,两件白玉璧给项羽。范增把玉杯摔地上甚至拿剑去砍了,项羽有些犹豫却没有派人去追。送白玉璧表示天下是项羽的,不会和他争了,项羽可能就是这么理解的。我觉得这两个璧至少在他们那个时代,意义还是有的,不是一个寻常的装饰物。很有意思的一些小事,与其背后的大历史大有关系。如果不是这璧,刘邦不会是项羽的对手。后来他们又斗来斗去,经过了八年,项羽最后被逼到乌江自杀。这是不是和那两个玉璧把他弄迷糊了有关系呢?小文物的大历史,我不知道大家现在是不是有一点体会了?
 
  第五部分:带钩
 
  前面说楚庄王一鸣惊人,是他斗胆问鼎,事载《左传•宣公三年》。楚庄王亲自带兵伐陆浑之戎,顺道到了周天子的洛都,在洛都外陈兵摆阵,得意洋洋。周定王派遣王孙满犒劳楚庄王。庄王当着王孙满问起了九鼎的大小轻重,他得到的回答是:“在德不在鼎。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
 
  王孙满年龄不大,这话却回答得非常有分量。他说鼎的轻重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明德。天命在德不在鼎,你问它何意何用?楚庄王听了这话,大不自在,悻悻班师回郢去了。
 
  在司马迁写的《史记.楚世家》中,还记入楚庄王听了“在德不在鼎”的话之后又说的一句话,庄王说:“子无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咱是没那鼎,但楚国敲折小钩钩上的小尖尖,就足够造出九鼎的料了。折钩之喙,楚王的话里一定说的是带钩。
 
  带钩虽小,钩首更小,但架不住咱的钩多,折断小小的钩首,就可以造出九鼎,这个牛皮吹得有点大,也正表现了楚庄王没有将周天子放在眼里的心境,所以他才做出陈兵问鼎想取而代之的事来。
 
  关于带钩我还写过两篇小文章,都是说与带钩有关的历史故事。第一个和管仲有关系。大家知道管仲和鲍叔牙以前两人是做生意起家,进而结成好朋友,然后去辅佐两个王子,就是公子纠和公子小白。当时齐国很乱,宫廷里乌七八糟,出了大事。两个王子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受管仲和鲍叔牙的建议,两兄弟就去别的国家逃难。

汉画:管仲射钩
 
  不久齐王就被杀了,齐国的贵族们商量:这两兄弟谁要是先回来谁就当王。两兄弟很高兴骑着马往都城赶,赶到半路管仲设埋伏,一箭就把公子小白射倒了。然后他就赶回去带着辅佐的公子纠到了都城,结果一看人家小白已经当王了,这就是齐桓公。明明已经射死了的小白,为什么还赶在前面去了呢?因为这一箭射到肚皮眼那儿,就是带钩所在的位置。这一箭射在带钩上,所以没死。公子小白非常聪明,当时是装死的,估计管仲他们很得意就放松了查验。
 
  后来因为这一箭之仇,齐桓公把管仲抓起来准备杀他,在鲍叔牙的劝说下,用了他当相国,齐国由此振作,后来就有了称霸春秋的第一霸。没有带钩就没有齐桓公,就不会有这样的故事。如果没有这第一霸,其他几霸会怎么样?至少春秋的历史不会这么写了。
 
  姑且不论齐桓公不计一箭之仇的大度风范,只说说这救了他性命的挡箭的带钩。
 
  带钩最早出现于新石器时代,那时良渚人中的高级贵族已经用上了玉带钩。
 
  历史时期,带钩的大量使用始于春秋,流行于战国至秦汉,衰落于魏晋。宋元时使用带钩之风重又兴起,明清时玉带钩相当流行。

西汉 广州南越王墓出土带钩
 
  带钩是个不起眼的物件,但在古代却是非常重要的物件,它是身份地位的象征,一枚带钩可以抵得上一条性命。
 
  《庄子•胠箧》:窃国者侯,窃钩者诛。
 
  《准南子•说林训》:满堂之坐,视钩各异,于环带一也。
 
  《泰族训》:带不厌新,钩不厌旧。
 
  带钩的作用,除装在革带的顶端用以束腰外,还可以装在腰侧用以佩刀、佩剑、佩削、佩镜、佩印或佩其他装饰物品,称作钩络带。齐桓公的带钩挡住了箭矢,这是个意外,他一定用的是一个大型的带钩。
 
  带钩从春秋中叶起,一直使用到南北朝时期逐渐被带扣取代,经历约600年之久。在北方居住的匈奴、东胡等族也在革带上使用一种类似带钩的金属装置,叫带鐍。指的是一种环形带扣。由于带鐍结扎起来比带钩牢固,所以受到普遍欢迎。带鐍的出现大约在战国时期,三国以后,革带用鐍者逐渐增多,而用钩者却日见减少,最后取代了带钩。

六朝 安徽当涂青山出土带钩


明代定陵出土的带钩
 
  这种带扣,就是当今还非常流行的腰带卡,使用了2000年。
 
  另外一个是汉代的带钩的故事,主人公是汉武帝和钩弋夫人。
 
  武帝驾崩前一年,他预感到自己来日已经不多,于是命画工画了 “周公背成王朝诸侯图”,将这图画送给了霍光,希望霍光一帮大臣辅佐他最小的儿子刘弗陵当皇帝。因太子刘据在 “巫蛊之祸” 中身亡,太子位虚悬未定,武帝在三个儿子中选定只有七岁的小儿子弗陵为太子,这也是很无奈的决策。
 
  可是那局面是 “子幼母壮”,为着防备太子不过二十多岁年轻母亲钩弋夫人重演祖上吕后称制的历史,武帝找借口狠下心处死了这未来的皇太后。 
 
  就在这血腥的摧残下,小小的太子刘弗陵继承了皇位,成为西汉第八位皇帝,就是汉昭帝(昭帝没了,接着是废帝-海昏侯来了,他奶奶是北方佳人李夫人)。
 
  昭帝的母亲钩弋夫人,本为河间人氏,赵姓。当年武帝巡狩经过河间,有望气者说此地有奇女子。武帝急令寻找,使者带来一个美貌非凡,却一手握拳的二八女子。 
 
  女子这收起的拳头从来就不曾打开过,武帝并未费力就为她展开了指掌,女子由是得幸,号曰 “拳夫人”。
 
  又传说女子拳开后掌中握有一枚玉带钩,因此又称 “钩弋夫人”。拳夫人入宫进为婕妤,称赵婕妤,居钩弋宫,大受武帝宠爱。大约是因拳夫人也称为钩弋夫人,所以就有了钩弋宫这个怪异的宫名。
 
  一次意外的相遇,几年专情的宠爱,可是在生死抉择关头一切都烟消云散。拳夫人掌中的带钩,给她带来钩弋夫人的名号,带来了堂皇的钩弋宫,也给她带来了皇儿钩弋子,还带来了这意想不到的悲情结局。 
 
  《史记 • 外戚世家》、《汉书 • 外戚传》和《汉书 • 孝武钩弋赵婕妤传》对这一段历史都有记载,不过详略不一。在《列仙传》中明言钩弋夫人是因武帝 “发手得一玉钩,故号焉”,钩弋之称,一定是因为手中那枚玉带钩的缘故,只是正史中没有明文。《括地志》提及因钩弋夫人命名的钩弋宫,说 “钩弋宫在长安城中,门名尧母门也”。 
 
  在《括地志》中也提及钩弋陵,说 “云阳陵,汉钩弋夫人陵也,在云阳县西北五十八里。孝武帝钩弋赵婕妤,昭帝之母,齐人,姓赵。少好清静,六年卧病,右手卷,饮食少。望气者云东北有贵人,推而得之。召到,姿色甚佳。武帝持其手伸之,得玉钩,后生昭帝。武帝末年杀夫人,殡之而尸香一日。昭帝更葬之,棺但存丝履也”。这是比较全面的记述,特别提到了钩弋夫人手中的玉带钩。
 
  刘弗陵顺利登上了皇位,他的母亲为之付出了年轻的生命。不过他在皇位上没呆多久,也一命归天,这就给了他的侄子昌邑王刘贺一个机会,让他继位当了27天皇帝。仔细想一想,没有钩弋夫人,没有那一枚带钩,还会有那一段流血的宫廷史么?
 
  没有钩弋夫人没有昭帝,武帝之后的那一段汉史又会怎么写成呢?那又还会有刘贺什么事呢?也许,汉代后来的历史也不这么写了。
 
  日常用的食器,进入到高层政治生活中。
 
  日常用的炊具,将洋为中用演绎到极致。
 
  日常用的工具,成为最高权力的象征。
 
  日常用的装饰品,演变成王与后的名号。
 
  日常用的束带器具,成为挽救生命、谱写大历史的利器。
 
  历史的细节,有时至关重要。小物件背后,真能见到大历史大环节。
 
(本文是根据王仁湘在“第四届中国公共考古—荆楚论坛”上的演讲录音整理而成,经演讲者审阅,图片来自演讲PPT)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地址:北京王府井大街27号(100710) E-mail:kaogu@cass.org.cn
备案号:京ICP备05027606

您是第
AmazingCounters.com
位访问者

 
第四届“中国公共考古-荆楚论坛”专题报道

王仁湘:小文物背后的大历史

发布时间: 2017-02-07

  从小文物中是可以读到大历史的,小文物背后是有大历史的。认识小文物就能读到大历史,这有点说大话了,我先说几个和吃有关系的小事。
 
  先说羊肉吧,羊肉很好吃,做羊肉羹很好吃,做羊肉汤更好吃。南方人也吃羊肉。楚国美味有用火锅烧羊崽的。屈原的《招魂》里就开列了那么多美食,有炖牛蹄筋、烤全羊还有醋溜天鹅、红烧野鸭等等。这些东西我们在天门有一部分能吃到,有一部分是野味不能吃的。关于羊肉的诱惑力我举两个例子,有一个是跟郑国有关的。郑国和宋国打仗的前一天,宋国主帅杀羊熬汤给将士们吃,驾车的马夫没有吃上,于是就记恨在心,打仗的时候他就用车载着主帅直接冲进敌阵去了。喝羊肉汤主帅说了算,打仗的胜败马夫说了算。这一仗就因为一碗羊肉汤就坏事了。喝羊肉汤的事甚至还有关灭国,战国时中山国的国君宴请士大夫,有一个人叫司马子期,他没有吃上羊肉羹就很不高兴,于是跑到楚国,让楚国派兵把中山国给灭了。一碗羊肉羹很小的一件事,惹了这么大的事,所以这个中山的国君出逃的时候非常感慨,他说:哎呀,一碗羊肉汤就能灭了国!这两个小故事我在一本书中写过,后来还被编到《中华活页文选》。故事说明小事可以酿成大事。那么小物件也是这样。我今天要说的是鼎和甑,还有刚才刘斌说到的钺,我检查了一下,有些内容他帮我说了。还有一个璧他也说了,我也简单一点说。然后就是带钩。
 
  第一部分:鼎
 
  文明时代之初,一些常用的饮食器具被赋予了特别的意义,有的甚至成为权力和地位的象征,或者成为国家政权的标志。
 
  鼎,一种三足器,可以炊可以食,在史前时代用了几千年,是非常平常的饮食器具。可是到了文明时代早期,一般的平民已经无权用鼎,陶鼎也不行,用鼎成了贵族阶层的特权,他们以地位高低决定用鼎数目的多少。
 
  青铜时代鼎已是青铜铸就的重器,最高级别的贵族—王,要用九鼎祭祀、宾客、宴享和随葬,所以“九鼎”就成了国家政权的象征,“问鼎”、“定鼎”这样的词成了最高军事、政治行动的代名词。
 
  鼎是考古中很常见的器物。鼎是一种常见的器物,从新石器时代的陶鼎到商代的铜鼎,最后上升到政治的高度,不仅仅是吃饭的事了。大家都知道九鼎,这实际是一种概念。传说中的九鼎其实没有铸成。后来受“九鼎”这个观念的指引也铸造了九鼎,所以我们在考古工作中,在一些墓葬中也发现了九鼎,但是它和传说中的九鼎不是一回事。这个九鼎的传说大家都知道,我也就简略了。后来秦始皇相中了九鼎,而且确实有这样一个平台准备放置九鼎,运送过程中,到了山东那儿有一个鼎居然掉到泗水里找不到了,然后其他八个入秦了。
 
  说九鼎还要说到楚庄王,楚庄王问过鼎。楚庄王是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他当了王之后三年就吃喝玩乐,大臣们就说:你这样下去不行啊,应该振作起来。他就说:三年不鸣,一鸣惊人。有一次楚庄王带兵到洛阳旁边平定叛乱,高兴得过了头,就问周王派来慰问他的王孙满:这个九鼎到底有多重啊?就是在问鼎的轻重。因为鼎的含义重大,所以问鼎是大事,史书上都有记载。
 
  发现泗水捞鼎的汉画,这个事可能是真的,其他的都是传说不一定是真的。夏代发现的鼎很少。到底有没有“神鼎”?九鼎到底什么时候铸成的?现在考古没有证实。九鼎我们在过去的文献中可以看到。西周的礼制许多先生都有研究,我就不多说了。反正九鼎都是盛肉食的,有太牢、少牢之分,最高等级的是有牛肉。一个简单常见的吃饭东西,最后变成了神圣、神秘的东西。想一想为什么这么高的观念就出来了?鼎在商周时一般人都不能用,在墓葬中有一定的等级,不到级别,用陶鼎也不行。所以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事情,一个生活饮食用器可以上升到政治的高度。
 
  再说“钟鸣鼎食”。汉代人对鼎没那种认识了,也不常用了,但是有这种观点,就是一个男子如果不能封侯鼎食,就很没有面子,所以我举了这个例子。汉武帝时期的主父偃,从小就抱定“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则五鼎烹”的志向,说是如果不能享受这个待遇,就会生活的很惨。
 
  鼎的变化,最早应该是这样的,到中原仰韶时期也是这么一点儿,三足很小,很难说叫鼎。最早的是带支座的釜,河姆渡时期也有。早期鼎的出现和这样的支座是不是有关系?腿和釜是分开的,后来觉得用起来挺麻烦的,干脆把腿都接上去,这样鼎就出现了,就算是一种推论吧。
 
  带三足的釜,我国很多地方都有,有的是铁三角,有的是用三块石头支着就可以用。我知道十多年前发掘贵州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就出现过这样的器物。我去越南的一个民族博物馆,他们收的民族材料里也有这样制作的器物。这个东西出现的很早,但是一直延续到现在,七八千年的时间。
 
  在鼎出现之前,三足器在史前有很多,也有很多样式,有炊器、有食器还有酒器,酒器中后来有很多三足的,应该是受鼎的影响做出来的。新石器时代出土有陶鼎、铜鼎、方鼎,有像司母戊鼎这样仪式上用的鼎。东周时期淅川下寺楚墓出土过九鼎。类似鼎的器具还有很多,像温鼎就类似现代的火锅。到了战国经常说“钟鸣鼎食”,是一种社会追求,影响到人们的行为。 

淅川下寺楚墓出土的鼎


西周温鼎
 
  发端于史前饮食生活的鼎,三代时虽依然作为饮食器使用,不过贵族们已经从中抽象出一种至尊的概念,这概念深刻影响着商周时代的饮食生活和政治秩序,它在秦汉时代还在继续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鼎食”仍被作为高贵地位的同义词。
 
  第二部分:甑
 
  现在我们说甑,甑和蒸技的关系。屈家岭文化和石家河文化中出土了大量的甑,说明这个传统是可以追溯到四千到五千年。当然最早的甑是史前的杭州人发明的,在跨湖桥遗址发现了比较简单的甑,其实就是一个釜,底下穿了几个洞就是甑。中原所知道的最早的甑,是河南贾湖遗址出土的,应该有七千年左右的历史。
 
  出土甑数量比较多,使用甑比较多的地方,都和稻作农业有关系。中原地区史前也有水稻种植,只是没有南方那么普遍。所以像仰韶文化也有甑。当然甑不一定全是用来蒸大米的,但是这个传统最早兴起来应该和水稻有关系。屈家岭文化出土有甑、龙山文化出土有甑,还有就是甗(甑和鬲的连体),可能是觉着分着做不方便就连起来了,所以就有了这么一个器形。杭州跨湖桥遗址也出土有甑。

陶甑 屈家岭文化
 
  到了后来文献中对甑的记载,戳几个孔都有说法。史前水稻种植区和甑的分布范围大体上是重合的,水稻的分布区稍微大一点。

史前稻作遗存与甑、甗的分布示意图
 
  我特别要说明的是,甑本来是蒸大小米饭吃的,后来我们蒸馒头,而馒头的原料不是我们本土最早出现的,馒头的原料是小麦,是四千多到四千五百年的时候引进过来的。大概最早吃麦子和吃大米一样,我们是直接把它拿来煮粥蒸饭吃,可能现在很多人没吃过,麦子的口感不好,它有一层皮,所以不好吃。但是直到汉代做军粮也是拿这个吃,当然已经不是整粒的吃,是把它磨破了吃。比较讲究的就是磨成面粉,磨成面粉可以做面条,应该说还是比较省事的。但是我们有用甑来蒸馒头的,开始时是死面馒头,后来有了发酵技术,就做出来真正的馒头。这个馒头有一些说法,像诸葛亮发明了馒头等,这些都不可信。前不久我还写了一篇微型的关于馒头的文章,在很多地方馒头和包子是分不清的。我们天门这个地方,我记得小时候经常把馒头说成包子,吃包子实际是吃馒头,它是混用的,传统如此。在宋代的时候包子和馒头就可以混着说。
 
  甑的作用,其实把蒸汽用在生活中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发明。蒸汽机的发明只用在工业上,而且很快要退出历史舞台,而把蒸汽用在饮食生活上是不同的,西方传统上是没有的,厨师都不觉得这蒸汽东西还能做饭。我觉得这是值得好好回味的一件事。我刚才没给大家看这幅图,其实这个汉画上的就是甑,这个和我们现代木头甑相似,现在还有个“水蒸米饭”,就是底下放水用木甑蒸米饭,不是像我们现在用的电饭煲。人家这是先用水煮米,煮个半熟的时候捞起来放在甑上蒸成的米饭。到了汉代我觉得就有蒸笼了,河南出土的一汉画像石上就有,下面接灶,上面就有蒸笼,这是见到最早的蒸笼图像。到后来就经常见到这种一格一格的蒸笼。在河南发现的宋代砖雕上,一个人揭开盖在看东西有没有蒸好,很生动。在襄阳宋墓壁画上发现的几个人在做包子,有人在包包子、有人用蒸笼蒸包子,我前不久才看到的这个图像,其实这个发现也才几年,案板上放的就是包子。包子在一些画像上画的非常好,包子上面都有褶儿。在山西的一个壁画就更形象了,这个蒸笼真大,人都爬到灶台上面去了,蒸的也是包子,下面案板上放的也是包子。这样的蒸笼发现了好多例。元代壁画上发现的甑应该是蒸饭的。这次你们没有机会见到这个天下第一笼,我见过两次,应该是可以入吉尼斯纪录的。天门的民谣中说:一吃二三碗,飘香四五家。花样六七个,八九十人夸。用了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编了这么四句挺有意思的,说的就是蒸菜。

东汉砖画-用甑蒸食,距今1900年


 山西屯留宋村金墓壁画上的蒸笼
 
  蒸汽的运用,甑的发明,也许我们考古人没当回事,我觉得需要重新来认识,我曾经听方勤馆长说,古代曾国有人考证过,共有两三个曾国,为什么叫曾国呢?曾就是现在姓曾的曾,从象形字来看,曾下面没有日,上面的两点就是冒出的蒸汽。甑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名字,人家就是根据这个来取名的,很有意思。
 
  大家想一想从麦作的引进到我们现在吃的可口东西,其实是一个中西结合,它把西方的麦子加上我们本土的蒸技创造出一个新的食品。有人可能觉得没有那么多的意思,但我特别看重这个甑。现在咸菜、馒头和稀饭是最常见的早餐组合。从饮食上说,同样的面粉,西方人烤着吃,我们蒸着吃,产品技术不一样,所以产品不一样,是中西饮食传统的一个重要区别。
 
  蒸饼-馒头,蒸成的面食,是8000年蒸法在面食上的成功运用。
 
  面包,烤成的面食,是古老烤法制作的最成功的面食。
 
  我们用甑将麦面蒸成了馒头包子,而西人却把它放进炉子烤成了面包蛋糕,这就是中西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区别。
 
  是不同的主流烹饪技术,决定了麦食传统发展的方向。
 
  第三部分:钺
 
  古代早期玉器分两大类,装饰品与器具,后来这两类玉器中又分化出礼器,装饰品与器具都见到演化为礼器的例子。史前最具代表性的玉礼器璧、琮、钺,便都是起源于实用的工具与饰品。
 
  璧、琮、钺的意义,分别与天、地、人相关联,即是祈天、祷地、治人。我在这里重点说道的是具有玉兵内涵的钺,它的意义可能高于璧、琮,值得引起研究者注意。
 
  礼器是权力的影子,人类社会在需要建立崇高权威的时候,很自然地造出了权力的象征物。权力,是一种无形的威慑。绝对的权力,至高的权力,常常又要借助有形的物件来做象征,做标志。认定与改装现成的物件,权力符号的确立非常自然,也很容易得到认可。
 
  这个权力的标志,最初或者是一个特别享有的图形,或者是一类贵重的华丽饰物,或者就是一柄特别装饰的工具斧子。
 
  钺由斧来,斧最早是砍木头的,是平常所用之物。一把石斧,当时每个小家庭都应该有几把。可能有的精致一点,有的毛糙一点,这是很常见的。但是为什么后来就越做越精致了呢?后来还一下子就变成更高级的东西了。我们孟华平所长讲的石家河文化的瓮棺葬上画着一个人,这个人举着一把斧子,那就是钺,是他的权杖,这个人应是一方的首领。在一个寨子里面总有一两个人砍木头砍得特别好,是特别有力量的壮士,拿着一把斧子,技术也不错,大家就会信任他、拥护他,把他选出来当头目。大家都认这个斧子,一种概念就出来了,后来就神秘化了,上升到政治的高度。

湖北天门石家河遗址陶器上刻画的杖戉人像,彰显了戉之威严
 
  仰韶时期比较有名的鹳鱼石斧图彩陶,一只水禽叼着一条鱼,我们解释成两个部落的胜负也不是不可以。右边这把斧子,应该是有象征意义的。不是一般砍木头的,砍木头的斧子不会装饰得如此精致。这是仰韶文化时期的,那么良渚时期的就不用说了,这样的器物很多。刚才刘斌所长说武王伐纣就是用玉钺砍纣王的。值得注意的是山东滕州前掌大的玉钺,这个东西就不大,肯定是象征性的东西,埋葬到墓里去,一定是按照当时的观念做出来的。玉钺的形象也体现在大汶口文化的大陶缸上。在良渚文化的陶罐上有一排图案,有表方向的八角形,还有斧子,应该是有一个完整的意思在里面,只是不能确定它说的是什么,但上面有一柄钺是没有疑问的。石家河文化刻画的,我觉得应该是一个王的形象,不仅仅是这个斧子,大家看他头上的漩涡装饰,这个漩涡我们在石家河的玉器和其他彩陶上经常见到,彩陶上经常画着这个东西,所以一定要记住这个漩涡。我发现彩陶上的漩涡是由颜色之间空出的陶器本色看出的漩涡,这个非常重要。

在大汶口文化的陶缸上,发现刻有戉的图像
 
  在孔子的时代已经说不清“钺”和“王”是怎么回事了,都是很主观的推想,说三横代表天地人,而一竖连起来就是“王”,是这么一个凭想象得出的认识。古文字学家考证的结果是,“王”其实就是“钺”字后来的变形。其实甲骨文中和钺有关的字还有这么一些,“钺”不用说,“王”不用说,其实钺刃的不同方向就代表不同的字,要说有意思的是这个“辛”字,“辛”其实是一把钺,上面那一点应该算是一个砍下的人头,和它相关的就是“辟”和“璧”字。“辟”左边是一个人,右边是一把斧子,下面吊着一个人头,是这把斧子砍下来的,大辟之刑指的就是砍头。有些出土的钺并不是很规则的钺,比较特别的是红山的玉钺,这个钺可以叫别的名字“戚”,金沙遗址也有这样的发现,商代还有这样的铁刃铜钺,都是比较早的发现。

红山文化玉钺(牛河梁)
 
  这里引用林沄先生在《说王》一文,他在结尾特别提到“古代国家形成的历史,一部分也许就隐藏在新石器时代玉斧的背后,现在也许已经到了我们绕道玉钺背后看历史的时刻了。”这句话说的很好。
 
  第四部分:璧和琮
 
  关于“璧”,我在《文物》杂志上发表过相关文章,可能很多学者没有注意到,作为玉器的“璧”和“辟”的关系。璧是王权的象征,是天的象征。良渚有很多的墓既埋葬钺又埋葬璧,出土的玉器非常多。有的墓出土钺多一些,有的出土璧多一些,大部分在同一个墓都能见到。璧这么一件平常的东西,到后来竟有了很高的观念认识。
 
  我说一个故事,这个故事跟管子有关。管子有一个阴谋,这个阴谋和璧有关系。他为了提高齐国的地位和影响力,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去见了周王。这其实是齐桓公给他出的一个难题,齐桓公说:我想去见周天子但我连礼物都没有,你给我想想办法。管子想的办法就是在临淄城里租了一个院子,建起了一个大作坊,这个作坊专门做石璧,制作期间严格管理,不许走漏消息。做出来很多的璧,这些璧标有价钱。准备好了他就去见周天子说:我们国君想来朝贺您,也希望别的诸侯和我们一起来,但是我觉得应该带两样东西,彤弓和石璧是最好的礼物。如果他们不带这些东西,您就不让他们进庙堂行礼。这样周王号令一出来,列国就着急了,哪能在这么短时间去造出这么多石璧来呢。管子说:我们那儿有的是,用你们的珠宝、粮食和布匹来换吧。就这样,各国都风风火火的去齐国把石璧换来献给周天子。这个收获是很大的,齐国得到的财物可以免除八年的赋税。这件事叫“石璧谋”,因为他是在阴里实现的“石璧谋”,可以叫“阴谋”。“阴谋”这个词不一定是对着“阳谋”的,可能和这件事有些关系吧。

 西周玉璧 山西曲沃晋侯墓地出土
 
  我们接着说璧和琮,我的观点是:“辟”,开辟的辟,从文献上看应该是王的代称,因为有生杀大权所以可以称王。汉代人解释“辟”都是天子的意思。在很多文献上说到“辟”就是王,是天子还不是一般的王,很多文献都可以读到。“辟”就是王,就是君。为了加深印象,讲一个小故事来自汉代贾谊的《新书》,贾谊被发配到长沙,后来死在长沙。贾谊讲了一个故事,卫国的国君来见周天子。周行人(相当于办公室主任)问他的名号,他说:我是卫侯辟疆。周行人听了很不高兴,对卫侯说:像启疆、辟疆,这都是天子之号,一个诸侯是用不得的。卫侯只好更改了自己的名字,天子才接受了他的朝见。所以“辟”用起来是很严格的。

楚玉璧  战国时期湖北江陵望山2号墓出土
 
  我说这些是想说明天子和“辟”,还有“璧”是有关系的,甚至是名号。“享天子以璧”,璧是献给天子的,璧可能因此就有了天子的名号。“辟”下面加上玉就是“璧”。不是先有“辟”而是先有“璧”,因为用“璧”才有“辟”这个字,两者是有关系的。
 
  再说“琮”,琮可能是“后”。琮是阴性的,璧是阳性的。宗后是管理琮的,琮是不是因为宗后(就是后)而得名呢?还是宗后因为和琮有关系而得名呢?总之,这两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
 
  琮和璧还可以再举一些例子。比如说辟雍,辟雍建筑形式是底下挖一个璧的形状灌上水,中心建一个学校,帝王也在其中活动。辟雍就是璧的形状,也可以反向思考。
 
  再简单说一下璧和琮的产生和来源,我个人认为它们最早的时候可能和环有关系。环如果平面扩展拉开就是一个璧,如果一个璧往高处伸展就是琮。说璧的变化可能好理解一点,说琮的变化可能牵强一点,但是有可能。这样的说法有一个证据,最早的璧就是戴着当环用的。山西芮城清凉寺有这样一些发现,石峁好像也有一些发现。这就和我前面的观点相呼应,平常之物可以神圣,可以上升到很高的层次来考虑、来认知。后来璧成为了不得的东西,让很多人垂涎三尺,可以拿十五座城来换一块璧,这些故事大家都知道。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和氏璧和楚国有些关系,完璧归赵就是从楚国引申出来的事情。和氏璧有很曲折的故事,后来成为传国玉玺。当然我们可能不相信,一块璧怎么做出玺呢?但是司马迁《史记》也是这么写的。那玺有多大呢?我们不知道,应该不会太小,但璧做一个玺还是有的。
 
  说到璧最后还有一个故事,鸿门宴上出现过璧,说的是刘邦赴鸿门宴的时候,他知道事情会很难预测,所以项庄舞剑的时候他就说出去找卫生间,趁机溜了。溜之前怕人追,就留了四件玉器给张良,让他代交。四件玉器,两件白玉杯给范增,两件白玉璧给项羽。范增把玉杯摔地上甚至拿剑去砍了,项羽有些犹豫却没有派人去追。送白玉璧表示天下是项羽的,不会和他争了,项羽可能就是这么理解的。我觉得这两个璧至少在他们那个时代,意义还是有的,不是一个寻常的装饰物。很有意思的一些小事,与其背后的大历史大有关系。如果不是这璧,刘邦不会是项羽的对手。后来他们又斗来斗去,经过了八年,项羽最后被逼到乌江自杀。这是不是和那两个玉璧把他弄迷糊了有关系呢?小文物的大历史,我不知道大家现在是不是有一点体会了?
 
  第五部分:带钩
 
  前面说楚庄王一鸣惊人,是他斗胆问鼎,事载《左传•宣公三年》。楚庄王亲自带兵伐陆浑之戎,顺道到了周天子的洛都,在洛都外陈兵摆阵,得意洋洋。周定王派遣王孙满犒劳楚庄王。庄王当着王孙满问起了九鼎的大小轻重,他得到的回答是:“在德不在鼎。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
 
  王孙满年龄不大,这话却回答得非常有分量。他说鼎的轻重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明德。天命在德不在鼎,你问它何意何用?楚庄王听了这话,大不自在,悻悻班师回郢去了。
 
  在司马迁写的《史记.楚世家》中,还记入楚庄王听了“在德不在鼎”的话之后又说的一句话,庄王说:“子无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咱是没那鼎,但楚国敲折小钩钩上的小尖尖,就足够造出九鼎的料了。折钩之喙,楚王的话里一定说的是带钩。
 
  带钩虽小,钩首更小,但架不住咱的钩多,折断小小的钩首,就可以造出九鼎,这个牛皮吹得有点大,也正表现了楚庄王没有将周天子放在眼里的心境,所以他才做出陈兵问鼎想取而代之的事来。
 
  关于带钩我还写过两篇小文章,都是说与带钩有关的历史故事。第一个和管仲有关系。大家知道管仲和鲍叔牙以前两人是做生意起家,进而结成好朋友,然后去辅佐两个王子,就是公子纠和公子小白。当时齐国很乱,宫廷里乌七八糟,出了大事。两个王子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受管仲和鲍叔牙的建议,两兄弟就去别的国家逃难。

汉画:管仲射钩
 
  不久齐王就被杀了,齐国的贵族们商量:这两兄弟谁要是先回来谁就当王。两兄弟很高兴骑着马往都城赶,赶到半路管仲设埋伏,一箭就把公子小白射倒了。然后他就赶回去带着辅佐的公子纠到了都城,结果一看人家小白已经当王了,这就是齐桓公。明明已经射死了的小白,为什么还赶在前面去了呢?因为这一箭射到肚皮眼那儿,就是带钩所在的位置。这一箭射在带钩上,所以没死。公子小白非常聪明,当时是装死的,估计管仲他们很得意就放松了查验。
 
  后来因为这一箭之仇,齐桓公把管仲抓起来准备杀他,在鲍叔牙的劝说下,用了他当相国,齐国由此振作,后来就有了称霸春秋的第一霸。没有带钩就没有齐桓公,就不会有这样的故事。如果没有这第一霸,其他几霸会怎么样?至少春秋的历史不会这么写了。
 
  姑且不论齐桓公不计一箭之仇的大度风范,只说说这救了他性命的挡箭的带钩。
 
  带钩最早出现于新石器时代,那时良渚人中的高级贵族已经用上了玉带钩。
 
  历史时期,带钩的大量使用始于春秋,流行于战国至秦汉,衰落于魏晋。宋元时使用带钩之风重又兴起,明清时玉带钩相当流行。

西汉 广州南越王墓出土带钩
 
  带钩是个不起眼的物件,但在古代却是非常重要的物件,它是身份地位的象征,一枚带钩可以抵得上一条性命。
 
  《庄子•胠箧》:窃国者侯,窃钩者诛。
 
  《准南子•说林训》:满堂之坐,视钩各异,于环带一也。
 
  《泰族训》:带不厌新,钩不厌旧。
 
  带钩的作用,除装在革带的顶端用以束腰外,还可以装在腰侧用以佩刀、佩剑、佩削、佩镜、佩印或佩其他装饰物品,称作钩络带。齐桓公的带钩挡住了箭矢,这是个意外,他一定用的是一个大型的带钩。
 
  带钩从春秋中叶起,一直使用到南北朝时期逐渐被带扣取代,经历约600年之久。在北方居住的匈奴、东胡等族也在革带上使用一种类似带钩的金属装置,叫带鐍。指的是一种环形带扣。由于带鐍结扎起来比带钩牢固,所以受到普遍欢迎。带鐍的出现大约在战国时期,三国以后,革带用鐍者逐渐增多,而用钩者却日见减少,最后取代了带钩。

六朝 安徽当涂青山出土带钩


明代定陵出土的带钩
 
  这种带扣,就是当今还非常流行的腰带卡,使用了2000年。
 
  另外一个是汉代的带钩的故事,主人公是汉武帝和钩弋夫人。
 
  武帝驾崩前一年,他预感到自己来日已经不多,于是命画工画了 “周公背成王朝诸侯图”,将这图画送给了霍光,希望霍光一帮大臣辅佐他最小的儿子刘弗陵当皇帝。因太子刘据在 “巫蛊之祸” 中身亡,太子位虚悬未定,武帝在三个儿子中选定只有七岁的小儿子弗陵为太子,这也是很无奈的决策。
 
  可是那局面是 “子幼母壮”,为着防备太子不过二十多岁年轻母亲钩弋夫人重演祖上吕后称制的历史,武帝找借口狠下心处死了这未来的皇太后。 
 
  就在这血腥的摧残下,小小的太子刘弗陵继承了皇位,成为西汉第八位皇帝,就是汉昭帝(昭帝没了,接着是废帝-海昏侯来了,他奶奶是北方佳人李夫人)。
 
  昭帝的母亲钩弋夫人,本为河间人氏,赵姓。当年武帝巡狩经过河间,有望气者说此地有奇女子。武帝急令寻找,使者带来一个美貌非凡,却一手握拳的二八女子。 
 
  女子这收起的拳头从来就不曾打开过,武帝并未费力就为她展开了指掌,女子由是得幸,号曰 “拳夫人”。
 
  又传说女子拳开后掌中握有一枚玉带钩,因此又称 “钩弋夫人”。拳夫人入宫进为婕妤,称赵婕妤,居钩弋宫,大受武帝宠爱。大约是因拳夫人也称为钩弋夫人,所以就有了钩弋宫这个怪异的宫名。
 
  一次意外的相遇,几年专情的宠爱,可是在生死抉择关头一切都烟消云散。拳夫人掌中的带钩,给她带来钩弋夫人的名号,带来了堂皇的钩弋宫,也给她带来了皇儿钩弋子,还带来了这意想不到的悲情结局。 
 
  《史记 • 外戚世家》、《汉书 • 外戚传》和《汉书 • 孝武钩弋赵婕妤传》对这一段历史都有记载,不过详略不一。在《列仙传》中明言钩弋夫人是因武帝 “发手得一玉钩,故号焉”,钩弋之称,一定是因为手中那枚玉带钩的缘故,只是正史中没有明文。《括地志》提及因钩弋夫人命名的钩弋宫,说 “钩弋宫在长安城中,门名尧母门也”。 
 
  在《括地志》中也提及钩弋陵,说 “云阳陵,汉钩弋夫人陵也,在云阳县西北五十八里。孝武帝钩弋赵婕妤,昭帝之母,齐人,姓赵。少好清静,六年卧病,右手卷,饮食少。望气者云东北有贵人,推而得之。召到,姿色甚佳。武帝持其手伸之,得玉钩,后生昭帝。武帝末年杀夫人,殡之而尸香一日。昭帝更葬之,棺但存丝履也”。这是比较全面的记述,特别提到了钩弋夫人手中的玉带钩。
 
  刘弗陵顺利登上了皇位,他的母亲为之付出了年轻的生命。不过他在皇位上没呆多久,也一命归天,这就给了他的侄子昌邑王刘贺一个机会,让他继位当了27天皇帝。仔细想一想,没有钩弋夫人,没有那一枚带钩,还会有那一段流血的宫廷史么?
 
  没有钩弋夫人没有昭帝,武帝之后的那一段汉史又会怎么写成呢?那又还会有刘贺什么事呢?也许,汉代后来的历史也不这么写了。
 
  日常用的食器,进入到高层政治生活中。
 
  日常用的炊具,将洋为中用演绎到极致。
 
  日常用的工具,成为最高权力的象征。
 
  日常用的装饰品,演变成王与后的名号。
 
  日常用的束带器具,成为挽救生命、谱写大历史的利器。
 
  历史的细节,有时至关重要。小物件背后,真能见到大历史大环节。
 
(本文是根据王仁湘在“第四届中国公共考古—荆楚论坛”上的演讲录音整理而成,经演讲者审阅,图片来自演讲PPT)
 

作者:王仁湘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