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学术活动资讯第四届“中国公共考古-荆楚论坛”专题报道
第四届“中国公共考古-荆楚论坛”专题报道
李浩洋:让考古成为社会生活的热点话题——谈《考古进行时》的创新思维
发布时间:2017-03-14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    作者:李浩洋    点击率:
  《考古进行时》是我这几年做的比较满意,做起来比较有动力的一个项目。就像刚才说的,它只是一个过程,一个节点。我觉得我所在的《探索•发现》栏目,其实在中国来讲,应该它是最早关注考古节目的一个栏目,《探索•发现》实际上是打开了一个娱乐化纪录片的一个进程。在过去,我们国内的纪录片更多的是一种社会学类的纪录片,不是特别好看,更多的关注一些矛盾或者一些哲学的问题。但是,我们这个《探索•发现》开播之后,是希望纪录片变得更好看。以这样的初衷来开始做,以介绍知识和文化为主的纪录片栏目。

探索•发现
 
  在这里面很重要的一个类型就是考古类。其实最早的就是大家熟知的《考古中国》。当时《考古中国》的播出效果应该说是非常好,这也是最早的一个大规模的考古类型节目的推出。像类似《考古中国》这样的类型,后来几年也在不断的推出。像去年推出了一个叫《考古探奇》, 36集。在前两年还推出过像《考古拼图》这样的类型。其实这种类型就是我们把过去的一个时段,比如说一年或者两年正在火的或者新晋的一个考古发现节目的汇集,我们其实更多的是在做一个打包或者集中展示这样的类型。但实际上,不管是《考古拼图》,还是《考古探奇》它的影响力跟当年的《考古中国》是有差距的。我觉得最主要的原因是现在观众的聚集效应和10年前或者8年前已经有了很大的区别。在过去像《探索•发现》,它是一个大家非常重要的接收信息的渠道,或者说那个年代有这个共识的观众非常多,可以说他习惯于从某一个地方,比如说从央视或者从一个频道去获取每天他认为重要的信息,但是随着现在互联网的发展和环境转变,很多的习惯在发生变化,大家获取信息的很多渠道也在发生变化。所以,现在我认为具体的项目并非都是固定的,而是会随时变动的。它就像一个鱼塘,以前是我去一个固定的地方每天喂食,然后鱼每天会来同样的地方来获取食物,它觉得只有这样是安全的,或者它觉得它就应该天天来这儿来获取食物。但是现在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每天都有很多的方式去营造很多热点,所以现在还是在渔塘,但是每天会在不同的地方供给鱼食,只要鱼食一投下去,鱼群就会迅速聚集过来,因为它们已经习惯了不在固定地方吃食的这种情况。可能传统的东西再继续不断复制的话,效果并不是特别好。

考古中国
 
  但是在多年制作这样的考古节目的过程当中,我们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也摸索出了一些比较适合考古类选题的制作方式。考古类选题跟其他的选题还是区别比较大的。一个是考古选题是有很多它自己固定的规则,我们不能乱来,不能像编一个故事那样去把它进行一个不科学的排布。在拍摄过程中还有很多的禁忌,到了施工现场,什么能拍,什么不能拍,什么地儿能去,什么地儿不能去,什么东西能摸,什么东西不能摸,包括以前我们早期的时候为了拍摄出文物发现的瞬间,经常用已出土的文物给它重新埋下去,拿刷子一刷,再把文物发掘出来。但是后来看,这个东西太假了,我拍的多了之后,大家对考古学的知识也越来越多,一下就知道你这是假的。所以它有很多的经验在里面。
 
  现在我们节目拍摄,第一比较符合这些规章制度规程。另外,我们也是跟考古队员、考古队长摸索出了一套考古学从规章上比较合理的一种方式,有观众比较喜欢它有探秘性,能够吸引他们这种思维的这样一些路数。
 
  《考古进行时》应该是在2014年的时候跟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共同策划、打造的一档节目。我觉得这档节目其实很有难度。节目的难度并不完全在于拍摄,虽然拍摄时间非常短,在仅有少量信息的情况下,需要做出一个比较完整的节目。更大的难度是考古学界内发掘时的难度,就是能否能在一个墓或者遗址发掘还没有结果时,就去拍摄、去展示这个发掘过程。当然我们都经过了专业而周密的策划,我们认为可以安排一个时间段、指导我们话说到什么份上、我们什么东西可说,什么东西不说,我们得接着猜测……以及如何明确地告诉大家现在是猜测而没有结果。就是我们看到什么,我们想到哪儿就说到哪儿,但是我们坚决不去做还没有证据的其他的猜测。所以我们在把所有的细节都策划完备的情况下才推出了《考古进行时》。
 
  实际上推出之后的效果非常好,有点儿出乎大家的意料。一个是它真正的贴近了大家,因为《考古进行时》播出的内容,是很多墓还没有挖掘完,可能节目就播了,包括像2015年做的海昏侯,在发掘过程中,我们是一个月播一期,这一个月只说前几天发掘出的最新的东西,我们做出的最新研究,我们获取的最新资料。每个月播一期,这样持续的播出来产生社会的热点。时间的贴近是种心理问题,它让观众感觉到我看到这个节目是今天正在发生的。我在北京,看到北京的事情,或者我在湖北看到了湖北的事情,它能慢慢地增加一种新闻的属性,或者说跟生活距离的拉近,变成社会生活中的一部分,所以它才会进入到社会生活的一个话题讨论中,让它变得更有热度。当然热度起来之后,我们的选题就变得更宽泛,就可以选择更多的我们认为可拍的项目。在过去的时候,我们选题的把关是非常严的,没有足够的悬念,没有足够的前因后果,没有足够的发现成果,是不能立项开始的。但是因为现在观众越来越贴近它,越来越关心它,所以选题上,可以变得稍微简单一些。所以《考古进行时》已经越来越好做了,它已经进入到一个良性的阶段。

2016考古进行时
 
  在《考古进行时》之后,很多的新闻或者网络开始关注我们的考古题材,这在过去是不常见的。但是不是《考古进行时》带动的,我觉得也不见得。它让考古话题成为大家生活中的常见话题之后,其他的媒体自然而然地会跟进,这可能是多元素共同促进的一个过程。现在我们都在考虑未来的考古节目应该怎么做?我在这个时期做了一个最艰难的转型,需要在互联网上或者说在年轻人心目中去做更多的事情。现在比较好的方式就是网络直播。虽然年轻人比较喜欢,但是整个直播给人的感觉是比较low,因为有人直播睡觉,反正就是没有什么实际的内容,但是很火。现在很多的平台在做网络直播,从我们专业的角度来讲,认为它的这种火代表了一种社会之风,通过这种方式往前推进,虽然它现在是很low,但是这只是一个行业刚刚起步开始的过程,就像互联网最开始的时候比较low,但今天这时候,我们任何人都不会说互联网low。网络直播也是,它其实是一个技术引领,内容还没有跟进阶段,在这个阶段,它会有一个很短暂的升温期,那么我们认为它很快就会有专业性的团队产生,因为它毕竟有很多非常明显的优势。比如,它的互动性、即时性、现场感都是所有电视节目形态所不具备的。所以,我们希望能够通过这样的形式去创造一个更让年轻人喜欢的节目形态。
 
  我觉得可能未来考古人或者考古学能否让大家去接受,或者说能否成为一个主流的话题,最重要的是年轻人的接受能力,年轻人是否愿意参与到节目中去。作为考古节目,或者从考古的公众推广来讲,有一个很重要的责任和使命。在我们做考古节目的这几年有一个重要的体会,我觉得整个中国当下,尤其是年轻人或者孩子们,他们的思维,其实更多的是从学校获得的思维,或者说是家长告诉他的东西,那种人云亦云的东西特别多。我们的教育从来不是特别注重一个孩子自己独立的思辨能力和是不是能够自己通过一些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或者自己通过一些东西来引发自己的思维,再去证明他这个观点。我们太多的思维其实是停留在老师是这么讲的,书上是这么说的,别人是这么说的层面上。所以现在互联网的这种传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发表的评论,实际上都是没有经过自己的思辨和验证。我觉得这对一个社会的发展来说是非常不好的,或者说非常需要改变的一个状态。我认为从各个学科来讲,考古学是我今天看到的非常重要的一个讲物证的学科,在我们的发掘过程中,先看到一个文物,或者先看到一个迹象,然后通过这个迹象去猜测或预想它可能是一个什么东西,再通过设想,在发掘过程中,去找到确凿的证据,最终把证据掌握完善,来论证自己的设想是否正确。它是先有物后有思维的一个思维方式,所以如果对孩子们进行宣传,或者说让大众来关注考古学,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来学习这种思维方法,或者养成这种先有证据,之后自己思辨能力的这种方式,我觉得这是我们做考古学最重要的一个使命和职责。
 
  所以,我们现在希望通过网络直播的形式去做一个网络直播的PGC,PGC指的是专业团队去做的一个节目。现在在这个领域来讲,几乎是没有专业的团队去做,所以我们希望利用我们的专业团队来做这样的节目,通过节目,第一、让大家来关注考古,让大家觉得考古人员是历史和现实的连接点。网络直播它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跟大众交流的形式,因为它的互动性非常强,受众直接提出问题,直接告诉我们他们想看什么,他们关心什么,然后我们就可以对此进行解答,所以我认为这是很好的一种交流形式。第二、要通过这样的节目去告诉大家,科技很有意思,文化很有意思,考古很有意思。这不是我们单向去做节目,像以前似的我们做一个节目,我们觉得这个好,放进去,不会过多考虑公众的体验。我觉得网络直播的节目,它平时在受众的不断指挥下,把节目做的有意思,科学,文化与考古的方向,所以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节目形态,让节目做的更有意思。第三、就是刚才所说的培养求真和思辨的精神,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我自己也是非常愿意在这方面做事情。
 
  我们选的主播,也是精挑细选的,是有自己的精神、思维的那种主播。思维跳跃,对新形式的掌握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选的都是科班出身,对新事物很有探索和理解精神。希望节目跟各位考古界的学者能够有更多的合作,希望跟传媒界的人合作,也希望考古队能够提供更多的线索,我们共同来把考古的宣传还有公众的参与性一同做的更好。
 
  好,谢谢大家!

(注:本文是根据李浩洋在“第四届中国公共考古—荆楚论坛”上的演讲录音整理而成,经演讲者审阅,图片来自演讲PPT)
 
(责编:李来玉)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地址:北京王府井大街27号(100710) E-mail:kaogu@cass.org.cn
备案号:京ICP备05027606

您是第
AmazingCounters.com
位访问者

 
第四届“中国公共考古-荆楚论坛”专题报道

李浩洋:让考古成为社会生活的热点话题——谈《考古进行时》的创新思维

发布时间: 2017-03-14

  《考古进行时》是我这几年做的比较满意,做起来比较有动力的一个项目。就像刚才说的,它只是一个过程,一个节点。我觉得我所在的《探索•发现》栏目,其实在中国来讲,应该它是最早关注考古节目的一个栏目,《探索•发现》实际上是打开了一个娱乐化纪录片的一个进程。在过去,我们国内的纪录片更多的是一种社会学类的纪录片,不是特别好看,更多的关注一些矛盾或者一些哲学的问题。但是,我们这个《探索•发现》开播之后,是希望纪录片变得更好看。以这样的初衷来开始做,以介绍知识和文化为主的纪录片栏目。

探索•发现
 
  在这里面很重要的一个类型就是考古类。其实最早的就是大家熟知的《考古中国》。当时《考古中国》的播出效果应该说是非常好,这也是最早的一个大规模的考古类型节目的推出。像类似《考古中国》这样的类型,后来几年也在不断的推出。像去年推出了一个叫《考古探奇》, 36集。在前两年还推出过像《考古拼图》这样的类型。其实这种类型就是我们把过去的一个时段,比如说一年或者两年正在火的或者新晋的一个考古发现节目的汇集,我们其实更多的是在做一个打包或者集中展示这样的类型。但实际上,不管是《考古拼图》,还是《考古探奇》它的影响力跟当年的《考古中国》是有差距的。我觉得最主要的原因是现在观众的聚集效应和10年前或者8年前已经有了很大的区别。在过去像《探索•发现》,它是一个大家非常重要的接收信息的渠道,或者说那个年代有这个共识的观众非常多,可以说他习惯于从某一个地方,比如说从央视或者从一个频道去获取每天他认为重要的信息,但是随着现在互联网的发展和环境转变,很多的习惯在发生变化,大家获取信息的很多渠道也在发生变化。所以,现在我认为具体的项目并非都是固定的,而是会随时变动的。它就像一个鱼塘,以前是我去一个固定的地方每天喂食,然后鱼每天会来同样的地方来获取食物,它觉得只有这样是安全的,或者它觉得它就应该天天来这儿来获取食物。但是现在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每天都有很多的方式去营造很多热点,所以现在还是在渔塘,但是每天会在不同的地方供给鱼食,只要鱼食一投下去,鱼群就会迅速聚集过来,因为它们已经习惯了不在固定地方吃食的这种情况。可能传统的东西再继续不断复制的话,效果并不是特别好。

考古中国
 
  但是在多年制作这样的考古节目的过程当中,我们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也摸索出了一些比较适合考古类选题的制作方式。考古类选题跟其他的选题还是区别比较大的。一个是考古选题是有很多它自己固定的规则,我们不能乱来,不能像编一个故事那样去把它进行一个不科学的排布。在拍摄过程中还有很多的禁忌,到了施工现场,什么能拍,什么不能拍,什么地儿能去,什么地儿不能去,什么东西能摸,什么东西不能摸,包括以前我们早期的时候为了拍摄出文物发现的瞬间,经常用已出土的文物给它重新埋下去,拿刷子一刷,再把文物发掘出来。但是后来看,这个东西太假了,我拍的多了之后,大家对考古学的知识也越来越多,一下就知道你这是假的。所以它有很多的经验在里面。
 
  现在我们节目拍摄,第一比较符合这些规章制度规程。另外,我们也是跟考古队员、考古队长摸索出了一套考古学从规章上比较合理的一种方式,有观众比较喜欢它有探秘性,能够吸引他们这种思维的这样一些路数。
 
  《考古进行时》应该是在2014年的时候跟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共同策划、打造的一档节目。我觉得这档节目其实很有难度。节目的难度并不完全在于拍摄,虽然拍摄时间非常短,在仅有少量信息的情况下,需要做出一个比较完整的节目。更大的难度是考古学界内发掘时的难度,就是能否能在一个墓或者遗址发掘还没有结果时,就去拍摄、去展示这个发掘过程。当然我们都经过了专业而周密的策划,我们认为可以安排一个时间段、指导我们话说到什么份上、我们什么东西可说,什么东西不说,我们得接着猜测……以及如何明确地告诉大家现在是猜测而没有结果。就是我们看到什么,我们想到哪儿就说到哪儿,但是我们坚决不去做还没有证据的其他的猜测。所以我们在把所有的细节都策划完备的情况下才推出了《考古进行时》。
 
  实际上推出之后的效果非常好,有点儿出乎大家的意料。一个是它真正的贴近了大家,因为《考古进行时》播出的内容,是很多墓还没有挖掘完,可能节目就播了,包括像2015年做的海昏侯,在发掘过程中,我们是一个月播一期,这一个月只说前几天发掘出的最新的东西,我们做出的最新研究,我们获取的最新资料。每个月播一期,这样持续的播出来产生社会的热点。时间的贴近是种心理问题,它让观众感觉到我看到这个节目是今天正在发生的。我在北京,看到北京的事情,或者我在湖北看到了湖北的事情,它能慢慢地增加一种新闻的属性,或者说跟生活距离的拉近,变成社会生活中的一部分,所以它才会进入到社会生活的一个话题讨论中,让它变得更有热度。当然热度起来之后,我们的选题就变得更宽泛,就可以选择更多的我们认为可拍的项目。在过去的时候,我们选题的把关是非常严的,没有足够的悬念,没有足够的前因后果,没有足够的发现成果,是不能立项开始的。但是因为现在观众越来越贴近它,越来越关心它,所以选题上,可以变得稍微简单一些。所以《考古进行时》已经越来越好做了,它已经进入到一个良性的阶段。

2016考古进行时
 
  在《考古进行时》之后,很多的新闻或者网络开始关注我们的考古题材,这在过去是不常见的。但是不是《考古进行时》带动的,我觉得也不见得。它让考古话题成为大家生活中的常见话题之后,其他的媒体自然而然地会跟进,这可能是多元素共同促进的一个过程。现在我们都在考虑未来的考古节目应该怎么做?我在这个时期做了一个最艰难的转型,需要在互联网上或者说在年轻人心目中去做更多的事情。现在比较好的方式就是网络直播。虽然年轻人比较喜欢,但是整个直播给人的感觉是比较low,因为有人直播睡觉,反正就是没有什么实际的内容,但是很火。现在很多的平台在做网络直播,从我们专业的角度来讲,认为它的这种火代表了一种社会之风,通过这种方式往前推进,虽然它现在是很low,但是这只是一个行业刚刚起步开始的过程,就像互联网最开始的时候比较low,但今天这时候,我们任何人都不会说互联网low。网络直播也是,它其实是一个技术引领,内容还没有跟进阶段,在这个阶段,它会有一个很短暂的升温期,那么我们认为它很快就会有专业性的团队产生,因为它毕竟有很多非常明显的优势。比如,它的互动性、即时性、现场感都是所有电视节目形态所不具备的。所以,我们希望能够通过这样的形式去创造一个更让年轻人喜欢的节目形态。
 
  我觉得可能未来考古人或者考古学能否让大家去接受,或者说能否成为一个主流的话题,最重要的是年轻人的接受能力,年轻人是否愿意参与到节目中去。作为考古节目,或者从考古的公众推广来讲,有一个很重要的责任和使命。在我们做考古节目的这几年有一个重要的体会,我觉得整个中国当下,尤其是年轻人或者孩子们,他们的思维,其实更多的是从学校获得的思维,或者说是家长告诉他的东西,那种人云亦云的东西特别多。我们的教育从来不是特别注重一个孩子自己独立的思辨能力和是不是能够自己通过一些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或者自己通过一些东西来引发自己的思维,再去证明他这个观点。我们太多的思维其实是停留在老师是这么讲的,书上是这么说的,别人是这么说的层面上。所以现在互联网的这种传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发表的评论,实际上都是没有经过自己的思辨和验证。我觉得这对一个社会的发展来说是非常不好的,或者说非常需要改变的一个状态。我认为从各个学科来讲,考古学是我今天看到的非常重要的一个讲物证的学科,在我们的发掘过程中,先看到一个文物,或者先看到一个迹象,然后通过这个迹象去猜测或预想它可能是一个什么东西,再通过设想,在发掘过程中,去找到确凿的证据,最终把证据掌握完善,来论证自己的设想是否正确。它是先有物后有思维的一个思维方式,所以如果对孩子们进行宣传,或者说让大众来关注考古学,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来学习这种思维方法,或者养成这种先有证据,之后自己思辨能力的这种方式,我觉得这是我们做考古学最重要的一个使命和职责。
 
  所以,我们现在希望通过网络直播的形式去做一个网络直播的PGC,PGC指的是专业团队去做的一个节目。现在在这个领域来讲,几乎是没有专业的团队去做,所以我们希望利用我们的专业团队来做这样的节目,通过节目,第一、让大家来关注考古,让大家觉得考古人员是历史和现实的连接点。网络直播它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跟大众交流的形式,因为它的互动性非常强,受众直接提出问题,直接告诉我们他们想看什么,他们关心什么,然后我们就可以对此进行解答,所以我认为这是很好的一种交流形式。第二、要通过这样的节目去告诉大家,科技很有意思,文化很有意思,考古很有意思。这不是我们单向去做节目,像以前似的我们做一个节目,我们觉得这个好,放进去,不会过多考虑公众的体验。我觉得网络直播的节目,它平时在受众的不断指挥下,把节目做的有意思,科学,文化与考古的方向,所以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节目形态,让节目做的更有意思。第三、就是刚才所说的培养求真和思辨的精神,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我自己也是非常愿意在这方面做事情。
 
  我们选的主播,也是精挑细选的,是有自己的精神、思维的那种主播。思维跳跃,对新形式的掌握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选的都是科班出身,对新事物很有探索和理解精神。希望节目跟各位考古界的学者能够有更多的合作,希望跟传媒界的人合作,也希望考古队能够提供更多的线索,我们共同来把考古的宣传还有公众的参与性一同做的更好。
 
  好,谢谢大家!

(注:本文是根据李浩洋在“第四届中国公共考古—荆楚论坛”上的演讲录音整理而成,经演讲者审阅,图片来自演讲PPT)
 
(责编:李来玉)

作者:李浩洋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